教材教辅

学术著作

考试图书

实用读物及其它

数字产品

港澳宝典资料

票据法(第四版)

  • 作 者:刘新稳 著
  • 出版日期:2018-08
  • ISBN:978-7-5620-8437-2
  • 版 次:4-1
  • 开 本:16
  • 装 订:平装
  • 页 数:275
  • 读者对象:法学专业老师和学生、法学爱好者
  • 字 数:342千字
  • 图书状态:上架
  1. 定 价:49.00元

图书详情

       本教材共分为四编,二十九个章节,深入、系统地阐述了票据法的理论知识。全书主要分成总论、分论两个部分,在总论部分,主要讲解票据、票据关系、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的一般理论和我国有关的法律规范;在分论部分,以汇票为核心,阐释了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追索等票据行为的公认原理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则。本教材主要从票据法的基本理论着手,力求使学习者在掌握票据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其与实践的结合。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票据概说
    第一节  票据的意义和用途
    第二节  票据的种类
    第三节  我国票据的样式
    第四节  票据的性质
    第五节  票据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章  票据法概述
    第一节  票据法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  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第三节  票据法的演进及法系
    第四节  我国票据立法的发展史

第三章  票据关系及其基础关系
    第一节  票据关系
    第二节  票据关系的基础关系

第四章  票据行为
    第一节  票据行为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票据行为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票据行为的要件
    第四节  票据行为的代理

第五章  票据权利
    第一节  票据权利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票据权利的取得
    第三节  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
    第四节  票据权利的消灭

第六章  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第一节  票据的伪造
    第二节  票据的变造

第七章  票据的更改与涂销
    第一节  票据的更改
    第二节  票据的涂销

第八章  票据抗辩权
    第一节  票据抗辩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票据抗辩权及其行使条件
    第三节  票据抗辩权的限制

第九章  票据时效
    第一节  票据时效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票据时效的期间

第十章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
    第一节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要件和效力

第十一章  票据责任和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票据责任
    第二节  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
    第一节  票据的丧失及其后果
    第二节  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法
    第三节  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
    第四节  伪报票据丧失及其责任

        第二编之一  汇票的基本原理

第十三章  汇票的意义、特点与种类
    第一节  汇票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  汇票的种类

第十四章  出票
    第一节  出票的意义和效力
    第二节  出票之记载事项
    第三节  汇票到期日
    第四节  空白授权票据的出票

第十五章  背书
    第一节  背书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节  背书的方式和特点
    第三节  背书的种类
    第四节  背书的效力

第十六章  承兑
    第一节  承兑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承兑的方式与效力
    第三节  承兑的程序
    第四节  不单纯承兑
    第五节  参加承兑

第十七章  保证
    第一节  保证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保证的方式和效力
    第三节  隐存保证

第十八章  付款
    第一节  付款的意义、种类与效力
    第二节  付款的程序
    第三节  参加付款

第十九章  追索权
    第一节  追索权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追索权的效力
    第三节  追索权的行使
    第四节  拒绝证明

第二十章  汇票的复本、誊本和粘单
    第一节  汇票的复本
    第二节  汇票的誊本
    第三节  汇票的粘单

第二十一章  汇票的贴现、再贴现和转贴现
    第一节  汇票的贴现
    第二节  汇票的再贴现和转贴现

        第二编之二  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第二十二章  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概述
    第一节  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法律适用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商业汇票的信用与无记名背书票据纠纷的关系

第二十三章  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中的重点问题
    第一节  商业汇票空白背书的四种常见形式
    第二节  无记名背书制度及无记名背书票据持票人补记权
    第三节  “补记权”行使纠纷及其法律适用

        第三编  本票

第二十四章  本票的意义、特点和种类
    第一节  本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本票的种类

第二十五章  出票
    第一节  出票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出票的记载事项

第二十六章  见票
    第一节  见票的意义与效力
    第二节  见票的程序

第二十七章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的适用
    第一节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适用的意义和原因
    第二节  汇票有关规定对本票适用的立法

        第四编  支票

第二十八章  支票的意义、特点与种类
    第一节  支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支票的主要种类

第二十九章  出票
    第一节  出票的意义、条件和效力
    第二节  支票的记载事项

第三十章  汇票有关规定对支票的适用

        第五编  涉外票据

第三十一章  涉外票据的意义和法律适用原则

第三十二章  涉外票据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定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一  票据流转程序图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相关法规


第四版说明

    本教材四刷之际,我首先向读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本教材的编辑、不知名的审稿人、封面制作者等,表达诚挚的谢意!正是由于你们的抬爱,使得这本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能够不断改进、提升,为法学教育奉献绵薄之力。
    本次修订,除匡正错失、修补缺漏之外,主要有以下较大的修订:
    1增写了第一章第二节“票据的种类”中的“三、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一目。该目除概要介绍电子票据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外,适当引述了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的一些内容,目的是帮助读者对电子票据及相关规章制度有所了解。
    2在第二章第四节“我国票据立法的发展史”中增加一目“五、《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交易规则》”。极为简要地介绍了该规则的主要内容,对其在票据法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该规则虽然没有法律、法规的性质,但是在我国票据立法进程中应当有历史地位。
    3对第十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调整了内容结构,补充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有关公示催告的规定,在第三目“公示催告和除权判决”中添加了“公示催告公告的媒体和地点”一段内容。
    4对第二编的体例、结构、内容做了调整,补充了一些内容,包括:将该编拆解为“第二编之一汇票的基本原理”“第二编之二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第二编之二分为第二十二章“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概述”、第二十三章“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中的重点问题”。这两章中,章、节的标题都较长,与其他章、节相比,显得不协调,我虽然极力想简化但是思虑很久终无能为力,只好献丑。
    “第二编之二无记名背书商业汇票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这两章的内容的品性、写作目的,和其他章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内容的品性属于侧重法律适用方面的实证研讨和学理论述,因此,在勉力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进行客观论证的同时,有不少主观理解和认识。这两章的写作目的,是试图给读者展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票据纠纷案件的成因、形态、适用法律分析和解决纠纷的基本方法。这两章中主观性的内容,属于主观推论,难免贻笑大方。两章的写作目的虽好,但是作者只有些许个案的诉讼经历,没有法官长久判案的实操历练,能力和水平所限,读者能否从中收获一二,实在不敢妄言。倘有错失,诚望读者不吝赐教。
    5调整了部分内容和文字。
    6对全书体例做了调整,第三版全书分为四编,现调整为五编,将原第二十九章“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改为“第五编涉外票据”,以求匡正先前体例安排上的不妥之处。
    作者在研讨票据法律制度和理论之余,兼职参与了少量票据纠纷案件的诉讼,胜诉和败诉的都有,无论胜诉败诉,经历之中和之后的深切感受,就是票据法的理论和实务确实复杂。尤其是票据实务中,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案情,用普通的法律知识和能力、常人的一般社会经验,实在难以察见其中端倪,纵使作者研习票据法三十余年,面对蹊跷案情往往也愁眉苦脸,个中滋味,“用时方知读书少”也难以形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知无涯、学无涯”才是真实的心思。
    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属于“院校派”学者群体的一员,多年来,仗着胆大,给一些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群体、银行业人士群体等宣讲过一些票据法的课程,也参加过一些票据法制建设的研讨会议。在和这些法官群体、银行业人士群体交流过程中,感知到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和复杂性,超乎我等这些“院校派”学者群体的想象。在给一些法院的法官讲课、交流中,了解到法官群体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也有许多疑难和思考。窃以为,“院校派”学者和法官群体之间的学术交流,包括一般理论的交流和个案的研讨,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不但能够给法官群体带来一些帮助,也能使“院校派”学者的理论结构增强务实性,在大学法学教育中真正形成“务实求真”的局面。但愿“院校派”学者、教育机构、法院,尤其是高级别的教育机构和法院,能够有相同体认,有所行动。大而言之,不仅票据法,其他各个实体法和程序法,都有必要把“院校派”学者群体和法官群体连结在一起,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共同提高。诚能如此,定会把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司法审判和司法理论、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刘心稳
                                                               2018年7月20日于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简介

       刘心稳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奖;主要著作有《民法学原理》(合著)、《合同法通论》(合著)、《商法学》(合著)、《商法学教程》(合著)、《中国民法》(主编)、《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原理和实务》(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原理和实务》(主编)、《民法》(主编)、司法部“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票据法》(独著)、《债权法总论》(独著)、《票据流转中的风险防范》(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