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来自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的权威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50多人出席了会议。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介绍了司法文明指数的性质、功能、指标体系,以及2014年在9个省市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情况。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卞建林教授、陈卫东教授、陈瑞华教授等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
本书导读:
司法权在一个地区是否合理运作?当事人是否享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和公正的诉讼权利?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是否得到及时受理并符合公正要求?刑事司法程序是否贯彻无罪推定原则?警察、检察官和法官是否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并远离腐败?公众是否具有参与和接受司法裁判的意识?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与干预情况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司法文明指数试图通过对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状况进行实地动态监测,从普通人的视角,调查和评估可能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司法文明状况。《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一书,试图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
——法治评估的创新性量化工具
——司法文明发展水平的“镜子”
——反映司法文明建设的强项和弱项
——体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程度
——描述随时间变化的司法文明进步轨迹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编制,是显示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程度的一种量化评估工具。它将对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各级政策制定者、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辨别各地司法文明发展的强项和弱项,并可为学者、学生和各界人士深入研究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的状况提供比较全面的基础性数据和资料。
延伸阅读
司法文明指数项目是国家“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一项重大研究任务。“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是教育部、财政部2013年第一批认定的“2011计划”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司法文明这一法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大需求,以中国政法大学为牵头高校,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为主要参与高校(浙江大学2015年1月被吸收为主要参与高校),并联合了各级司法机关和法律行业组织等38个国内协同单位,及16个国外协同单位(包括11个国外大学、研究所、国际组织和5个国外教授单位)的国际创新力量。
“司法文明指数”作为促进法治建设的一种量化评估工具,在“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等方面至少可以发挥如下两个作用:首先,对于国家各级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言,我们希望本指数能够为其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一面能够自我对照的“镜子”。因为该指数的地区排名,可以反映各地司法文明建设的强项和弱项,可以为各地司法文明建设具体方案的出台提供实证数据。当然,在强调该指数上述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申明其功能的有限性,它并没有为各地如何进行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完整的诊断或现成的“药方”,而只是为描绘一个地区司法文明的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各地司法机关需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考量和综合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其次,对于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本报告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可靠和中立的数据资源,为学者和学生们探索司法文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了实证研究方面的条件。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展现了本指数项目研究团队2014年在全国9个省、直辖市进行试点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成果。无论是在司法文明指标体系设计方面,还是在指数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它都带有探索、实验和试验的性质。因此,我们恳切地希望读者能够提出批评意见,以使其不断成熟和完善。本指数项目研究团队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司法文明指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使其尽快成为一种更加成熟的法治量化评估工具,为促进中国司法文明跻身世界司法文明先进行列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本书报道的各媒体新闻链接:
法大新闻网:http://web.cupl.edu.cn/html/news/news_174/20150302171345293820013/20150302171345293820013.htm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03/04/c_127540566.htm
中国法学会:
http://www.chinalaw.org.cn/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922&InfoID=13771
人民网教育频道: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302/c1006-26622736.html
法治周末:
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7043
《法制日报》: